达斡尔族老人12年“淘”出一座民俗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作者:
桦皮篓、手摇纺绳器、狍角帽、达斡尔族马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腾克镇腾克村,有一间木质结构、柳条铺顶的达斡尔族传统民居样式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陈列馆,里面展示的与达斡尔族息息相关的205件老物件,竟全是由一人搜集了12年而来,他就是达斡尔族老人鄂铁柱。
“这个马鞍十分宝贵,费了好一顿口舌,才从一个达斡尔族老牧民那里‘淘’到手,是我们达斡尔族马鞍。”鄂铁柱得意地指着这个马鞍说,“你瞧,蒙古族马鞍的后凸起高于前凸起,而我们达斡尔族马鞍的前凸起要高于后凸起。”
58岁的鄂铁柱自小在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熏陶中长大,对本民族生产生活用具十分熟悉。最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现代生活的影响,达斡尔族的原始物品越来越少,民俗文化也逐渐被冲淡,出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难题。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鄂铁柱开始搜集本民族的老物件,竭力“挽留”本民族民俗文化。
鄂铁柱对保护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执着,被腾克镇的干部们看在眼里。腾克镇是达斡尔族人口聚居区,和鄂铁柱一样,当时镇政府也想要保护达斡尔族民俗文化。于是,2009年镇里专设场地,并资助鄂铁柱四处“网罗”最具达斡尔族民族特色的老物件,最终建成了现在的腾克镇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陈列馆。
一件接着一件,一年接着一年,经过鄂铁柱12年努力,如今他收集的达斡尔族老物件达205件,从炊具、生活用具、狩猎用具到日常服饰,几乎覆盖了过去达斡尔族人口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列馆的参观人数最多时一年能达到4万余人次
如今,腾克镇达斡尔族民俗文化陈列馆成了村里、镇里最有文化气息的地方,鄂铁柱也成了馆长。不论是村民还是外来的游客,总有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来陈列馆里参观。鄂铁柱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向他们一一讲解老物件背后的达斡尔族传统文化,同时不忘骄傲地来一句:“我是达斡尔族。”(王靖)
- >>上一篇: 车宗贤: 甘肃大地上的土壤守护者
- >>下一篇: 左手测绘、右手科普,他讲出古建筑的新故事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