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印度洋联合研究计划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作者:
2月24日,中缅国际合作海洋科考航次完成最后一个作业站位,标志着自然资源部赤道东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海洋与生态联合研究计划(即“JAMES”计划)圆满收官。搭载着中缅双方科考人员的“向阳红06”船随即返航。
缅方人员(右一)与中方队员一起布放锚系潜标
据悉,中缅国际合作航次调查区域主要在缅甸专属经济区内,包括孟加拉湾北部和安达曼海北部,共完成断面调查、近海近底层潜标、深海锚系潜标、化学多参数剖面、生物拖网、湍流仪观测、卫星跟踪轨迹的漂流浮标等多种方式的现场观测。
缅方人员(左一)与中方队员合作采样
航次首席科学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周锋介绍,本次调查采集的相关样品将开展室内实验和分析,从目前所获数据来看,孟加拉湾北部和安达曼海盆均存在广阔的低氧水层,缅甸北部陆架海域与孟加拉湾、安达曼海盆存在一定的水交换现象,浅于60米深度的安达曼海北部陆架海域底层水体有明显的缺氧特征。
相关文献显示,全球发生缺氧的海域数量总体仍在上升,缺氧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记录,但直到21世纪初人们才开始认识到缺氧的潜在危害,长时期缺氧会导致鱼类逃逸和生物多样性降低。本次调查将为缅甸在渔业方面的相关决策提供支撑。
中缅双方队员合作包饺子
中缅海洋科考合作是自然资源部“JAMES”计划的一部分,除了中国-缅甸合作之外,还包括此前完成的中国-斯里兰卡合作等科考任务,主要研究涉及水文、气象、生物、化学和光学等多学科内容。中缅合作航次为期11天,不仅在缅甸专属经济区内获得了宝贵的海洋生态资料,也为历时3个多月的JAMES计划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航次所记录的多学科海洋生态环境资料为我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海洋科研领域持续开展深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编辑:逍遥客)
- >>上一篇: 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环境监管情况
- >>下一篇: 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