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能适应多么极端的环境?
发布时间:2020-03-16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生命能适应多么极端的环境?海底下洋壳中发现活性微生物群落
英国《自然》杂志11日发表一项生物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在海底以下750米处,发现了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微生物“资源竞争”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探索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开辟了新途径。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微生物个体极其微小,难以用肉眼观察到,但它们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已知微生物存在于地球的上地壳,但目前关于下洋壳(洋壳是大洋型地壳的简称,是构成洋底的地壳)的信息还非常有限。生活在海底以下的岩石上的微生物群不易存活,因为它们难以获得生长等过程所需的足够碳和能量。
此次,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威金尼亚·爱德康伯及其同事,从印度洋亚特兰蒂斯岸的海底以下取得了岩石样本,这也是下地壳暴露的位置。研究团队从这里挖出的下洋壳中发现了活性微生物群落。根据酶活力测量以及对这些微生物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恢复,研究人员测定到非常低的细胞活动水平。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发现了预期之外的“异养过程”——即利用有机物质作为食物来源,比如回收利用氨基酸以产生可用于能量生产和储存的化合物。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适应反映了对深部生物圈有限零星资源的“竞争”。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还需进一步探索下洋壳,以确定微生物群多样性和活动是否与亚特兰蒂斯岸底下发现的类似。
而在2013年,一个国际考察队曾在马里亚纳海沟最低点,发现一个非常活跃的海底细菌群,此处11000米深的海水压力几乎是海面的1100倍。
总编辑圈点
人类越深入研究,就会发现越多难以回答的有关生命的基本问题。对于整个生物圈而言,下洋壳中的活性微生物群似乎微不足道,但在这个没有足够碳和能量区域出现的群落,它们的存活方式,它们的竞争形式,都是对生命的新的解答。下一步,科学家将会更精确地描述和理解这些细菌群的性质,它们是如何适应那里不寻常的生活条件的,以及这些海底微生物的碳转换率究竟是什么样。(张梦然)
- >>上一篇: 太阳系外缘新发现上百颗小型行星
- >>下一篇: 防治沙漠蝗 中国紧锣密鼓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