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经形成一支160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发布时间:2020-05-06 来源: 作者:
近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介绍,农民培训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重要途径。经过多年培育,我国已经形成一支1600万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高素质农民出现的原因?
随着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全国流转耕地面积5.12亿亩,37%的耕地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规模化,覆盖农户近400万户。专业化生产加快,品种专用、生产定制、标准严格、流程规范的生产形式日益普遍。融合化发展成趋势,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加快,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并能够快速复制推广。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融合化向前发展不可逆转,因此农民素质提升必须跟上步伐,与形势相适应。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需要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这就要求统筹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不仅要关注农业生产,更要关注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如今,农村基础条件改善、村民自治、人居环境整治、社会事业发展、农民体育事业等各个领域都比以往更加需要专门人才支撑。
如何培养高素质农民?
一是推行更加灵活便捷的培训方式。把线下与线上培训结合起来,既办好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的培训,也把课堂搬上电视、搬进网络、搬到直播间,今年将举办在线培训班1.2万期次以上。利用云平台让所有农民都可以参加云学习,灵活便捷地了解政策、学习技术、获取信息。
二是开发更多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围绕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和优势特色产业,组织涉农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等开发建设优质培训资源,满足农民朋友的多元化需求。目前,已开发200学时在线培训资源,一些急需的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等培训资源正在加紧上线。
三是注重培育高素质农民的带动能力。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和服务主体带头人,以大户带小户。面向扶贫主战场培训产业带头人,要在52个挂牌督战贫困县加大工作力度。面向留乡返乡有创业意愿的农民补上技术技能短板,促进就近就地务农就业。
四是加强参训农民的延伸服务。以培训为纽带,增强农民合作与互助,对接金融信贷和农产品电商等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 >>上一篇: 严查小官巨贪
- >>下一篇: 农村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