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印象》在传承中实现文化扶贫
发布时间:2020-06-02 来源: 本网 作者:佚名
《云南印象》是一台汇聚民族歌舞的大型歌舞集锦演出,在云南举办。《云南映象》是一台将云南原创乡土歌舞与民族舞重新整合的充满古朴与新意的大型歌舞集锦。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有"舞神"美誉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出任总编导及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云南印象》展现了许许多多的不为人知的云南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音乐淳朴简益,灯光自然,简单,是原生态的代名词和云南的身份证。通过对民族艺术的精心挑选和编排,让现代观众与古老的文化,充分对话,是既有传统之美,又有现代之力的舞台新作。
2000年音乐家田丰创办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破产,所属民间艺术家面临解散回乡,云南旅游歌舞团希望接收他们来做一台“旅游节目”,并请杨丽萍来做艺术总监。这台“旅游节目”就是日后的《云南印象》。
2003年3月8日,大型歌舞剧《云南映象》首演。那是“非典”时期,台下只有1名观众、3台摄像机。首演当天,剧团突然接到通知,只能演一场。演出结束后演员全体放假,复演时间不定。很多演员选择了回山里,有几个重要合作伙伴宣布不做了。
本以为《云南映象》会就此草草收场,然而“非典”一过,《云南映象》重新登台,立即成为云南文化界的盛事,万众瞩目。2004年4月,《云南映象》在北京演出,随即轰动全国。2009年,《云南映象》获得“荷花杯”一等奖,在文化界获得广泛认同。至此,歌舞剧《云南映象》享誉天下十年、文艺观念“原生态”流行中国十年。
参与《云南映象》演出的演员70%来自云南各村寨的少数民族,演出服装全部是少数民族生活着装的原型。《云南映象》大获成功让这些来自山里的农民舞蹈家信心大增,充分树立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同时,通过《云南印象》他们走出了大山,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更丰富的文化,实现了文化扶贫。
- >>上一篇: 《一个都不能少》聚焦西部扶贫
- >>下一篇: 2020年粮食补贴将迎来两大变化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