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三样东西只能借不能还,你知道几样?
发布时间:2020-06-03 来源: 本网 作者:佚名
俗话说得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尤其是农村的朋友,邻里之间经常相互借东西相互帮忙,但是大家也要注意了,在农村有些东西是只能借,不能还的。不还,主人家也不会生气,更不会怪罪你。尤其是这三样东西“只能借不能还”,请记住!
一、拐杖
拐杖这东西,一般家里是用不到的,除非家里有病人或者有残疾人。拐杖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或者出事故的人准备的,如果家里有临时需要,而恰巧邻居家里有闲置的拐杖,去找邻居借用,被借者会很高兴,这象征着把晦气送走了。拐杖用完也不用还,如果去还拐杖,被借者会不高兴,认为晦气又回来了,这个规矩农村人基本都懂的。
二、药罐子
熬中药的砂锅在农村被称为“药罐子”,这是专门熬制中药的。有时候家里没有这个东西,又需要熬中药,买一个的话不划算,就找邻居借用一下。但是“药罐子”用完是不能再还回去了,因为生病了才熬药,药罐子会让人感到晦气寓意不好,如果还回去会让主人家认为不吉利,所以千万不能还。药罐子用完了,可以先找个地方放起来,等主人家来要,而且交给主人家时要在里面放些小米,寓意是去去晦气。
三、殡葬用品
很多地区老人去世送葬时借用的工具,比如像农村抬棺材的木杠(也叫神杠、灵杠)也是只许借,不许还。如果去还,你就是在诅咒人家家里还要有人去世。那怎么处置呢?有些地方是谁家要用就去上一家拿,用了等下次有人需要再去你家取。不过像一些西南地区,借了是需要还的,但需要在灵扛上贴上一张3-5寸的大红纸,然后再封个红包(有1角2,4角,8角,1.2元,4元,8元或12元不等)即可。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农村习俗已经渐渐弱化了,只有老一辈人还非常在意这些,年轻人对这些已经很少能记住了,也许多年以后,就会慢慢消失,这些习俗更多的还是人的心理在作祟。
- >>上一篇: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解决抛荒问题
- >>下一篇: 西红柿盆栽种植的方法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