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立法,健全环保机制
发布时间:2020-06-22 来源: 本网 作者:佚名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缺乏相关惩罚机制的时候极容易变成一句空话。为了健全相关的环保机制,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5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在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出台的民法典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做出了若干的新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责任上。
第一千二百九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规定: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发生纠纷行为,行为人应当就法律规定的不承担责任或者减轻责任的情形及其行为与损害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一条规定:两个以上侵权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承担责任的大小,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排放量,破坏生态的方式、范围、成都以及行为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等因素确定。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侵权人违反法律规定故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严重后果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第一千二百三十三条规定:因第三人的额过错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侵权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侵权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第一千二百三十条四规定: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情趣亲去那人在合理期限内承担修复责任。钱去哪人在期限内未修复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可以自行或者委托塔恩进行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负担。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规定:违反国家固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是损失和费用。具体包括:生态环境收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他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健全法律法规,落实责任机制。在生态环境领域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将责任的划分与惩罚相对应起来,切实加强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再做破坏生态,违反生态环境法律的事。
全国诚招 “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三农普法维权、课题调研活动、法律服务活动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
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sannongfazhidiaoyan)
- >>上一篇: 从中国到日本,跨越海洋的朱鹮,保护动物的成功案例
- >>下一篇: 失落的楼兰,被殃及的新疆虎,再不复现的风景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