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科技前沿,助力大气污染科学防控
发布时间:2020-07-02 来源: 海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积极探索科技前沿,助力大气污染科学防控
—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顺利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来源解析研究课题
随着国家和我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全省空气质量逐步改善,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由2015年的20μg/m3下降至2019年的16μg/m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左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尽管我省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优良,但与生态文明要求仍有不小差距。特别是2016年以来各市县超标天有90%以上是由臭氧造成,频繁出现的持续臭氧污染过程已成为困扰我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关键问题,同时PM2.5在低浓度水平下进一步削减的难度逐步加大,改善我省环境空气质量迫切需要更精细化的科学防控措施。2018年6月,省环科院启动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来源解析研究工作,这也是我省首次系统性开展全省范围的大气源解析攻关研究。
大气污染来源解析是一个多环节、多学科、长流程的一项大工程,尤其是我省各项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准确测量难度较大,在观测点位代表性、样品采集、实验分析、高精度仪器校准、来源分析每一个技术环节均需要精准把控。省环科院组织环境科学、气象学、化学工程、计算机等不同专业背景的技术人员组成专项研究团队,负责实施污染来源解析工作,研究团队在观测站点选取、仪器选型、设备运维管理、实验分析、模型模拟设计等方面均进行细致地研讨和科学分析。同时以边研究边应用的方式,每遇重要污染过程立即开展分析,编制污染专题分析报告,向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政府进行报送,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控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
图1.项目组技术讨论会现场
此外,研究团队还分别邀请了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郝吉明教授和中国环境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柴发合研究员等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
图2.院士专家现场指导
截至2019年12月,大气污染来源解析研究团队顺利完成了海南省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来源解析(一期)工作,取得了宝贵的突破性科研成果。课题通过实施海口、三亚等重点城市和五指山背景站的PM2.5组分实时观测,以及其余15个市县的PM2.5组分手工采样分析,首次实现了全省18个市县PM2.5组分全覆盖观测。同时完成了全省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多污染物观测数据综合分析应用平台研发、区域外来污染传输影响等工作。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机动车尾气排放是我省PM2.5第一大来源,占比30%左右,二次硫酸盐、扬尘、生物质燃烧、海盐、工业企业排放也是我省PM2.5的主要来源。外来污染传输对我省PM2.5贡献达41%,秋冬季部分月份甚至超过50%。该课题通过了以郝吉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验收,专家组对该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一致认为该项目在低浓度水平下的来源解析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将为我省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防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图3.项目专家验收会
今年省环科院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继续实施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来源解析二期项目,将臭氧和PM2.5协同研究,特别加强对臭氧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观测分析,为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十四五”期间,还将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争取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和专项资金支持,逐步健全我省PM2.5组分及臭氧前体物综合观测体系,常态化开展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和大气复合污染来源解析工作,深入开展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控制研究、大气污染物和CO2协同减排研究等工作,为我省环境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保驾护航。
- >>上一篇: 海南不遗余力 全力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 >>下一篇: 【全程实录】海南省“禁塑工作”新闻发布会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