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1-03-09 来源: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佚名
2017-2019年,北京市各区按要求完成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规定的任务目标,经第三方机构依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技术评估指南(试行)》评估确认,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成效显著。
1.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17-2019年,各区污染地块、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动态达到90%以上,达到“土十条”规定的目标。
2.土壤污染防治政策制度建设情况各区出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净土保卫战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各区依托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区生态环境、规划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共享污染地块信息,推动联动监管;区委生态文明委设立土壤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加强统筹协调,高位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3.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建立管理链条,严控建设用地再开发利用风险。各区均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建立了疑似污染地块名单。定期更新并公开污染地块名录。相关区针对暂不开发利用的污染地块制定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案。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相关责任人将污染地块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修复方案、修复效果评估报告向社会公开。
4.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情况建立耕地分类管理清单,初步建立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全市14个区(东城区、西城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除外)均按国家有关要求,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发现受污染耕地的6个区,制定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主要采取了优化施肥、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实现安全利用。60余家单位纳入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并按相关要求完成土壤环境自行监测等。相关区开展了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及重点监管单位、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周边土壤监测。
5.其他为实现各部门土壤环境信息的整合共享,有效支撑土壤环境日常管理,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综合能力,本市构建了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土壤详查数据采集、土壤数据资源目录等子系统。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并按照“好中选优、专业均衡、人员配比合理”的原则增补专家库。各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主题宣教活动,通过电视栏目、专题微博、微信公众号及网络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土壤污染防治宣传。
原文链接:http://sthjj.beijing.gov.cn/bjhrb/index/xxgk69/sthjlyzwg/wrygl/10906822/index.html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