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第七批:【中山】中山市依据群众有奖举报线索查处私设暗管排放水污染物案件
发布时间:2023-03-25 来源: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关键词】群众有奖举报,私设暗管
【摘要】中山生态环境局积极强化社会监督效用,通过有奖举报线索,依法查处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私设暗管等逃避监管方式排放水污染物违法行为。
一、案情简介
中山市生态环境局接群众举报,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存在偷排废水的问题。执法人员前往该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该公司车间内晾干区设有围堰,积存大量生产废水,围堰旁有一条管道将积存废水抽吸至外环境;车间第6级清洗槽设有溢流口,接软管排放至外环境;抛光废水有排放痕迹流向东北角雨水井。执法人员通过拍照、摄像、示踪测试固定证据,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三个点位水样进行采样,结果显示,其中两个采样点均涉重金属超标。
二、查处情况
中山市某电子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责令其立即停止利用私设暗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中山市生态环境局于2022年3月7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3月10日公安机关受理此案并立案侦查,9月29日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同时中山市生态环境局追究当事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当事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积极配合履行赔偿责任。
三、案件启示
偷排工业污水行为具有分散性、隐蔽性和流动性三个特征,本案通过有奖举报奖励制度引导群众有针对性的提供违法嫌疑人的违法线索,生态环境部门根据相关线索组织研判并部署侦查计划,突击行动控制违法现场,精确锁定相关证据,高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酸洗车间废水通过管道排放到外环境
原文链接:http://gdee.gd.gov.cn/hjzfcfdxal/content/post_41392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