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环保时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污染防治

市生态环境局 市规划资源局 关于修订《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试行)》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9-03     来源: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     作者:佚名    

  

  各区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各区分局、相关单位:

      根据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相关要求,结合近年我市建设用地环境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及国家最新监督检查的相关要求,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重新修订了《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试行)》,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

  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根据生态环境部和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以下简称《评审指南》)相关要求,进一步规范本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以下简称“效果评估”)报告的评审工作,制定本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以下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报告评审:

  (一)用途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

(二)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

  (三)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关停搬迁的地块,主要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制药、农药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集聚区等生产经营用地。

  二、用户创建

  土地使用权人或相关责任单位(以下简称“责任单位”)在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前向区生态环境局提出申请,由区生态环境局为其在全国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土壤信息系统”)中创建账号。

  三、监督检查

  市生态环境局根据生态环境部监督检查规定要求,对评审通过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开展抽查抽测,监督检查结果、整改等情况作为判定调查报告质量、动态调整专家库、从业单位在“建设用地土壤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管理的重要依据。

  区生态环境局要根据生态环境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监督检查工作指南(试行)》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监督检查规定”)公告要求,确定监督检查对象,对本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初步调查关键环节(包括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分析)进行监督检查,利用调查质控APP上传至土壤信息系统。

  四、评审程序

  (一)申请

  责任单位通过天津网上办事大厅(https://zwfw.tj.gov.cn)进入市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评审管理系统(以下简称“市评审系统”)提交以下申请材料:

     (1)申请表(pdf盖章扫描件一份,附件1);

  (2)报告(评审稿)及相关附件(pdf盖章扫描件一份)。

  对于第一阶段通过现场踏勘、资料查询和人员访谈等调研可以直接得出“无可能的污染源”结论的地块,调查报告的申请表中填完第一阶段调查结论即止;对于需要开展采样检测的地块,申请表中其它相关信息需填写完整。

  报告申请评审前,评审项目涉及的从业单位应当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从业单位和个人执业情况信用记录系统(以下简称“信用系统”)填报从业单位和个人业绩情况信息。

  (二)受理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对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或效果评估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初审,区生态环境局负责对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进行初审。主要审核申请是否属于受理范围、申请材料完整性等,于5个工作日内通过市评审系统反馈初审结果。

  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应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不予受理的,应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三)组织评审

  市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同级规划资源局应当在受理申请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专家评审(组织评审的生态环境部门需开展抽样检测的时间不计算在内)。评审经费由负责组织评审的市区生态环境局承担。

  1.市级评审

  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效果评估报告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规划资源局,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

  (1)专家组成

  评审专家原则上不少于3人,复杂或高风险场地的报告可适当增加专家组人数。专家评审原则上从专家库抽取,涉及重点行业企业的,至少有1名熟悉相关工艺流程的行业专家;涉及地下水污染的,至少有1名熟悉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专家。

  (2)参加人员

  参加人员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地块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局、规划资源分局、评审专家、责任单位、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单位、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编制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相关人员。

  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时,还需效果评估报告编制单位、修复单位、监理单位(如有)等人员参会。

  (3)评审会议

  在评审会议召开前,根据需要可组织专家现场踏勘、抽样检测或查看现场影像资料,责任单位或报告编制单位项目负责人陈述报告,评审专家应依据《评审指南》中相关规定独立出具个人审查意见,专家组集体出具综合评审意见,明确评审结论为“予以通过”(包括“通过,无需修改”和“通过,但需修改”两种情况,下同)或“不予通过”。

  2.区级评审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由地块所在地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市规划资源各区分局,或者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组织评审,评审程序可参考市级程序。

  (四)评审后管理

  评审意见形成后,生态环境部门应于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将评审意见告知责任单位。

  1.评审结论为“不予通过”的,责任单位应于评审意见形成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评审不通过的报告上传至土壤信息系统,修改完善报告后重新申请评审;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将评审文件上传至土壤信息系统,并将相关材料存档。

  2.评审结论为“予以通过”的,如需修改,责任单位应于评审意见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修改完善后由组织评审的生态环境部门转交专家复核确认。确认通过后,责任单位于5个工作日内将归档材料(附件2)上传至土壤信息系统,同时报组织评审的生态环境部门。生态环境部门及时将评审文件上传土壤信息系统并确认评审通过。

  区生态环境局应于专家复核确认后5日内将评审结果及确认通过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上传至市评审系统,市生态环境局按照生态环境部监督检查工作要求开展报告抽查抽测。

  规划资源部门和责任单位可通过土壤信息系统,查询相关评审信息,作为用地审批的依据。

  五、工作职责

  (一)责任单位对于依法需要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的地块应当主动启动相关工作,并积极配合报告编制单位及市区生态环境局开展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等相关资料,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效果评估的,或与报告编制、钻探及检测等单位恶意串通出具虚假报告、虚假数据及信息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从业单位(包括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方案编制、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施工、修复施工、风险管控效果评估、修复效果评估、后期管理、相关监理、相关土壤和地下水检测等活动的单位,以及受委托承担相关报告编制和审查的单位)应当具备专业能力,并将资质能力、业绩等相关信息在信用系统登记,配合市区生态环境局的监督检查,依法对其出具的调查报告、风险评估报告、效果评估报告、检测等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并按照约定对风险管控、修复、后期管理等活动结果负责。报告编制单位登记虚假信息、编造虚假记录、图片、数据,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参加评审的专家应依照评审工作有关规定和程序,客观公正、科学严谨的出具审查意见,对出具的审查意见终身负责。同时,应主动回避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评审项目。

  (四)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牵头组织风险评估、效果评估报告评审工作,开展调查报告监督抽查,建立市级土壤专家库,指导各区土壤调查报告评审工作。

  (五)区生态环境局负责牵头组织土壤调查报告评审工作,开展调查活动监督检查。

  (六)规划资源部门负责核实报告中地块用地面积(四至范围)、历史、现状、土地使用权人、规划用途、用途变更、有关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等信息,推荐本系统专家进入专家库,参与评审工作。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生效,《天津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细则》(津环土〔2021〕69号)同时废止。

   

  附件:1.评审申请表

  2.归档材料清单

     

  

  

  附件1

  表1.1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申请表

  

  

  一、责任单位填写

  责任单位名称(公章)


  地块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地块类型

  □用途拟变更为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建设用地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普查、详查和监测、现场检查表明有土壤污染风险的建设用地地块

  □土壤污染重点行业企业关停搬迁的建设用地地块,主要指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制药、农药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场、工业集聚区等生产经营用地(行业的确定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土地使用权取得时间(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申请的,填写土地使用权收回时间)

  年  月  日

  前土地使用权人


  建设用地地点

  区       镇/街          村/路

  经度:            纬度:

  □项目中心o□其他(简要说明)

  四至范围描述

  (可另附图)

  注明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占地面积(m2)


  地块历史用途

  □耕地 □园地 □林地 □草地 □湿地 □农业设施建设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商业服务业用地 □工矿用地 £仓储用地 □交通运输用地 □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 □特殊用地 □留白用地 □陆地水域 □渔业用海 □工矿通信用海 □交通运输用海 □游憩用海 □特殊用海 □其他土地 □其他海域

  行业类别(地块历史用途为工矿用地的填写)

  □有色金属冶炼 □石油开采 □石油加工 □化工 □焦化 □电镀£制革 □农药 □制药 □污水处理厂 □垃圾填埋场

  □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场 □工业集聚区 □其他__

  地块使用现状简述


  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相关情况

  □已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已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已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地块规划用途

  □第一类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R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中的£中小学用地A33 □医疗卫生用地A5 £社会福利设施用地A6 □公园绿地G1中的社区公园或者儿童公园用地等

  □第二类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M □物流仓储用地W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B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S □公用设施用地U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A(A33、A5、A6除外)□绿地与广场用地G(G1中的社区公园或者儿童公园用地除外)

  □不确定

  责任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本项目提供的相应资料、全部数据及内容真实有效,绝不弄虚作假。

  如有违反,愿意为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责任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者申请个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开方式

  (具体网址及截图)

  二、报告编制单位填写

  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公章)


  通讯地址


  工商营业执照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政策,具备从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专业能力,所提供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我单位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告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如出具虚假报告,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结论

  经场地调查的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确认场地无明确的造成土壤污染的来源。根据相关技术规范规定,可以在第一阶段得出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的结论。

   

  注:不开展采样分析的申请表填到此为止,不需打印填写后续表格。

   

  以下为需进行采样分析的报告填写

   

  经场地调查的历史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及实地采样分析,该地块土壤污染物含量超过/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规定的第一/二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过/不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规定的 类限值,属于/不属于污染地块。

  提交材料清单


  采样送检情况

  采样单位名称:

  采样布点数:     土壤  个;地下水  个;其他  个

  送检样品数:     土壤  个;地下水  个;其他  个

  检测指标:       必测45项:   □全测    □有缺项

             选测40项:

   

             其他选测项:

  三、分析测试/检测单位填写

  检测单位名称(公章)


  工商营业执照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址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检测资质情况


  注:对于用途拟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应提供有效的规划证明材料。

  

  

  表1.2   风险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

  

  

  一、责任单位填写

  责任单位名称(公章)


  地块名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四至范围描述

   

  (可另附图)

  注明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占地面积(m2)


  地块使用现状简述


  地块规划用途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不确定

  责任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本项目提供的相应资料、全部数据及内容真实有效,绝不弄虚作假。

  如有违反,愿意为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责任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者申请个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开方式

  (具体网址及截图)

  二、报告编制单位填写

  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公章)


  通讯地址


  工商营业执照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政策,具备从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专业能力,所提供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我单位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告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如出具虚假报告,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结论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暴露情景与公众健康风险,确认该地块内土壤及地下水中超标的污染物检测值均处于风险可接受水平,不需要进行风险管控或修复。

   

  注:风险可接受的申请表填到此为止。

   

  以下为风险不可接受的报告填写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暴露情景与公众健康风险,确认该地块内土壤/地下水中超标的污染物      的风险不可接受,需要进行风险管控/修复,修复目标值为      ,修复范围为       。

  提交材料清单


  

  

  表1.3  效果评估报告评审申请表

  

  

  一、责任单位填写

  责任单位名称(公章)


  地块名称


  报告类型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效果评估         □土壤污染修复效果评估

  □土壤污染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四至范围描述

  (可另附图)

  注明拐点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占地面积(m2)


  地块规划用途

  □第一类用地     □第二类用地     □不确定

  地块使用现状简述


  责任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为本项目提供的相应资料、全部数据及内容真实有效,绝不弄虚作假。

  如有违反,愿意为提供虚假资料和信息引发的一切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责任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者申请个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开方式

  (具体网址及截图)

  二、报告编制单位填写

  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公章)


  通讯地址


  工商营业执照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承诺

   

   

  郑重承诺:

  我单位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政策,具备从事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的专业能力,所提供的效果评估报告符合国家技术规范,我单位对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告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告的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包括: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姓名:        身份证号:      负责篇章:       签名:

  如出具虚假报告,愿意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报告编制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章)

   

                  年  月  日

  报告主要结论

  在风险管控/修复实施过程中,该地块基于建设用地规划用途的环境质量达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管控、修复目标且可以安全利用。

  提交材料清单


  样送检情况

  采样单位名称:

  采样布点数:     土壤  个;地下水  个;其他   个

  送检样品数:     土壤  个;地下水  个;其他   个

   

  检测指标:       目标污染物:   □全测    □有缺项

             二次污染物:

   其他:

  三、分析测试/检测单位填写

  检测单位名称(公章)


  工商营业执照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地址


  法定代表人

  姓名:                   身份证号:

  联系人

  姓名:                  手机:

  传真:                  电子邮箱:

  检测资质情况


  

  附件2

  归档材料清单

  

  

  工作阶段

  提交材料

  数量

  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1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及附件(盖章纸质评审稿、归档稿,带章电子版)

  1套

  1-2申请表(盖章纸质版,带章电子版)

  1套

  1-3边界文件(电子版)

  1套

  2.土壤污染风险评估

  2-1风险评估报告及附件(盖章纸质评审稿、归档稿,带章电子版)

  1套

  2-2申请表(盖章纸质版,带章电子版)

  1套

  2-3边界文件(电子版)

  1套

  3.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修复效果评估

  3-1风险管控/修复方案及附件(盖章纸质备案稿,带章电子版)

  1套

  3-2施工过程中的相关关键资料(盖章纸质评审稿、归档稿,带章电子版)

  1套

  3-3效果评估报告及附件(盖章纸质评审稿、归档稿,带章电子版)

  1套

  3-4申请表(盖章纸质版,带章电子版)

  1套

  3-5边界文件(电子版)

  1套

  备注:

  1.电子版与纸质版报告材料内容应完全一致;

  2.报告封面需加盖责任单位和报告编制单位公章,内附责任人员签字页,检测报告复印件需加盖检测单位公章,需签字盖章部分,应扫描后纳入电子版评审报告;

  3.边界文件应符合全国污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边界文件要求说明》相关内容,采用CGCS2000坐标系,矢量文件保存为shp格式;

  4.电子版报告材料应附相关监测数据电子版;

  5.评审会议形成的会议通知、评审会签到表、专家签到表、会议现场照片、专家个人意见表、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复核确认单、评审意见的通知等材料一并归档;

  6.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审意见、评审意见复核确认单等材料一并以附件形式装订至归档稿报告中。

  7.市级评审联系人:韩丽,电话:87671532,地址:南开区复康路17号。

  


原文链接:http://sthj.tj.gov.cn/YWGZ7406/HJGL7886/TRHJGL8439/202307/t20230726_63616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环保时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北京政讯通资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