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对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131104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3-11-09 来源: 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李耀军委员:
《关于乡村生态振兴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省乡村生态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与省城乡住房建设厅、农业农村厅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总要求,以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不断取得新成效。一是科学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坚持规划引领,组织全省各县(市、区)编制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系统推进“十四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使农村改厕、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有效衔接。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选择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治理技术模式。初步测算,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6.6%。全省1788个乡镇已有1389个乡镇政府驻地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二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三五”以来,农业农村部门争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37.28亿元,支持76个加快畜禽养殖场户粪污处理利用设施建设,目前全省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稳定在99%以上。制定出台相关技术指南及指导意见,助力各地探索粪污利用长效机制,助力农村地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印发《河南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2021-2025年)》,指导60个畜牧大县编制并实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提升畜禽粪肥还田利用效率。三是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提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总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垃圾治理“三步走”目标任务,并连续两年(2018、2019 年)将农村垃圾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建立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农村“脏、乱、差”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试点,2022年指导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新增10个,示范乡镇新增50个。四是加大农业农村资金投入。2019年以来全省累计支持52个项目,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探索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模式和治理方式,加快构建乡村管护长效机制。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供水保障等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领域,积极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的规模,推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持续扩大“三农”重点领域有效投资。
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和对策,我们将认真研究采纳,进一步加强乡村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的统筹衔接,重点解决乡村生态振兴中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有限、运维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下一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全面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建立完善以县级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村级组织为落实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五位一体推进机制。坚持以城带乡,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污水设施运行维护机制,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市场化、专业化,确保已建设施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和日常监测监管。以155个县域专项规划为基础,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为支撑,实施分区域分类别提升治理,整县整乡镇连片推进。
二是持续推进畜禽养殖资源化利用。本提案提出的“建立畜禽粪污集中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场点”的意见很有价值,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探索推进相关工作。在全省积极推广“内乡模式”,落实政策、资金,支持更多的中小养殖场户加快地埋式发酵罐、覆膜式发酵设施建设,提升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农业生产协同发展。
三是不断完善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体系。积极探索推广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持续总结各地行之有效的方法、经验,从资金保障、运营设备、处理工艺等方面探索可持续的长期运营维护模式。有序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乡镇创建。在全省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建设管理整治提升行动,不断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科学布局垃圾中转站,强化转运车辆保障,完善配套转运设施,降低设施建设和运行成本。指导各地与垃圾利用资源化企业对接,实现可回收垃圾处置一张网。不断完善“县级政府主导+市场化部门运营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职能部门督导”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监管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常态化提质运行。
四是不断拓宽农村资金投入渠道。立足乡村生态振兴起步晚、基础弱、资金少等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同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省水利投资集团等省属骨干企业的沟通衔接,积极协调省发改委、财政厅等省直部门,对乡村生态振兴过程中的项目立项、资金申请、政策配套等方面给予支持。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吸引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污水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深度合作,解决建管分割问题。同时,鼓励探索受益农户付费机制,提高农户自觉参与的积极性。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认真实施乡村生态振兴战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协同推进乡村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希望您继续关心和支持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我们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023年5月22日
联系单位:省生态环境厅土壤生态环境处 荆治国
联系电话:0371-66309526
邮 编:450046
抄 送:省政府督查室,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办公室,漯河市政府,漯河市政协。
原文链接:http://sthjt.henan.gov.cn/2023/05-24/274862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