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中国以最严格制度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发布时间:2024-07-26 来源: 吉林省生态环境厅 作者:佚名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发布的《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白皮书指出,中国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依靠法治保障。”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1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依法治污是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理念,就是坚持依法依规、严格监管,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海洋。
郭芳说,在立法方面,中国制定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不仅在国家层面,沿海各地从地方层面也在积极进行地方立法。在执法方面,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海警局等部门建立了监管执法机制,在常态巡查执法的基础上,共同开展“绿盾”“碧海”专项监管执法行动。从2020年至2022年,检查海洋工程、海岛、倾倒区共1.9万余次,查处违法围填海、非法倾废、破坏海岛等案件360余次,严厉打击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白皮书说,入海排污口是沿岸陆源污染向海洋排放的重要节点。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排查入海排污口5.3万余个,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1.6万余个,对改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保护红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和重大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表示,目前,全国共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大约15万平方公里,绝大多数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都已经纳入红线,在海上形成了重要的蓝色生态屏障。
白皮书说,通过深入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陆海污染协同防治,持续建设美丽海湾,中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改善,2023年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较2012年高出21.3个百分点。
原文链接:http://sthjt.jl.gov.cn/ywdt/szyw/202407/t20240712_325956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上一篇: 【人民日报】绿色家底释放生态红利
- >>下一篇: 【法治日报】重点区域大气监督帮扶亮经验显成效
政策法规
- 习近平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
- (图解)《关于更高起点建设生态强省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福建篇章的实施方案》
- 李强同越南总理范明政共同出席越南在重庆设立总领馆换文仪式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政府指定...
- 习近平就中央和国家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
- 【图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一图读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 一图读懂、音频解读: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美丽北京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
- 一图读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的通知
- 一图读懂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